· 临摹时要注意什么?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样本
临摹的模版,既要在技法和构图上有一定代表性又要与自己的绘画水平相匹配。如果选取的模版过于复杂,超出自己的技术范围,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反复观察和分析模版要通过反复观察,理解模版作品的构图方式、色彩运用、笔触特征等;弄清楚作者在创作意图和技法运用上的考量。要从整体到局部分析,对作品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这是临墓的理论基础。临摹轮廓和大块色域要先摹写作品的外轮廓,并在轮廓范围内摹写色块分布的大体区域。确定作品的基本构图和色彩结构,为后续的细节处理奠定基础。但在这个阶段不要过于追求细节,要注重画面效果的整体控制。
如何分析大师的画面构成?临摹大师画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艺术家的构图策略。在绘画过程中,要主观的分析每个物体的摆放位置,何其原因。画者首先要明确:并不是高度还原画作,就是好的临摹作品。临摹的画作,最后有自己的绘画风格,亦是一张好画,不要一味追求“像”。只要在临摹过程中,解决日常的绘画问题即可。画者要注意,选取的临摹范本,同自己绘画个性相切合。选取和自己绘画个性、爱好非常接近的画家及其作品,也可在临摹过程中易有信心、愉悦感。临摹要有的目的、指向性,带有强烈的研究、试验的性质。只要觉得其中的某一种技法或效果,对技法的学习和提高,是有启示帮助,就可临摹。
· 确定光源的必要性
建立物体的体积感
光线通过与物体表面相互作用,产生暗部和高光从而构成物体的立体结构。要把物体画的立体、有体积感,就必须很好地表现其光影关系。
所以,要准确表现物体的体积和立体感,就必须先确定光线的方向;接着才能准确地找到物体的明暗面以此来表现高光、暗部以及过渡部分的变化。
形成色彩的变化和对比
不同的光源会对物体表面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暖色光源会让物体表面颜色偏暖,而冷色光源会形成较冷的色调。
光源的方向也影响色彩的变化,侧面的光线,会产生较强的明暗对比。
所以,光源的确定对色彩的正确表现至关重要。
这需要根据题材、创作意图,来选择不同的光源方向。
形成空间感
在室内场景和风景中,光源的方向会影响空间的构成和空间层次的形成。
如:如果是从侧窗射入的光线,就会在墙面和物体上形成较长的倒影,这样就能够产生较强的空间感而顶光则会压缩空间,使空间感减弱。所以,不同的光源方向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找到正确的光源方向才能处理好空间关系,要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效果,灵活运用。表达情绪氛围
不同的光源,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如:明亮的顶光让空间感觉开阔而欢快,暖色的光源营造温馨放松的氛围,而冷暗的光线增强神秘和紧张的气氛。
我们在创作时,可以通过用不同的光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自己的情绪,营造不同的氛围。
· 如何理解光源来源?1、使用一个角度平衡的灯(日光灯泡)和静物,把握光线的方向、阴影。
2、把灯移动到侧面,后面,前面。并进入一个高架位置。
3、把一张纸盖在上面,使光线散开。
4、画出不同的场景,特别注意阴影落在哪里,高光在哪里。
5、观察颜色,看不同方向的光线,是如何影响物体的外观的。
光线从一侧照射到物体。
在自然界中,侧光发生在黎明、日落时,产生长长的阴影。在静物光照实验,是从物体左右两边,设置侧照明。
油画风景逆光光源
光线直接在物体的后面。
这种情况下,会形成物体的黑色轮廓。
油画风景顶光光源
光线从上方照射到物体。
在自然界中,顶部照明发生在中午。阴影很小,直接在物体下面。
油画风景顺光光源
太阳直接照射在物体的正面。
这消除细微的细节,使物体变平,并在明暗区域,形成鲜明的对比。
油画风景漫射、散射光源
漫射照明发生,光线被过滤,柔和阴影和颜色,并消除鲜明的对比。
在自然界,这发生在阴天,阳光通过云层过滤。
西方素描是单独的一门艺术学科,自成体系。在欧洲,学院教育逐渐成为主流,因而对素描的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国内的美术学院基本上遵循了俄罗斯的素描教学理念,其形式虽然基于写实绘画,但涉及一系列的科学认知方法,包括对形体、解剖结构和透视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与掌握这些科学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观察客观对象,将模糊的表面感知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知,从而洞察造型的本质。西方素描不仅局限于学院派素描的表现形式,其范围广泛、手法丰富。对一些艺术大师而言,用素描进行物象结构的探索几乎可以等同于对艺术真理的发现与探索。
素描教学中还是要有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构造原理、主次节奏与秩序关系的认识,培养空间意识与绘画感觉。
· 观察方法
在艺术领域,“观看”是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而艺术的发展似乎也取决于“观看”方式的改变。在素描基础课上所用到的“观察”方法同这里提到的“观看”不同,是绘画入门的基本观察方法素描的目的是通过单纯、概括的方法解决复杂的事物,而“观看”也正是从这里起步,将人们引领到无限的艺术视觉空间。这种观察方法就是“整体观察”。
“审美关系”包括对象的形态、结构、节奏、虚实、主次、黑白、空间、透视、体面、色彩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想要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就要整体观察通过整体观察,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对象的主次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画面处理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该从哪里下笔以及哪些是需要重点刻画的部位哪些是从属部位,从而以主要部位带动从属部位。
起大稿时,也要根据主从关系的不同来决定落笔的先后次序与轻重程度。这样才能从一开始便确立正确的画面关系。在进一步深入刻画后,常常会出现个别画面细节孤立、琐碎的问题,因此要经常回到整体进行观察,使这些问题得到纠正。
· 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形体是对物体的笼统定义,结构是具体形体的构造及构造间的连接关系。形体是对结构形态的抽象解释,结构是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而“形”与“体”二字也可拆解开来,“形”多指二维空间的形状,“体”多指三维空间的构造。初学者常常缺乏对三维空间的理解。三维空间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有无明暗关系。所谓“形体”,既是“形”又是“体”。“形”存在于“体”,“体”隐现于“形”。要了解形体的内在结构关系,这需要借助素描。先观察二维空间的剪影来辨识其最显著的形象特征,这样可以简便地获得相对准确的造型。
但仍旧需要遵循主次关系来起稿,即通过抓住主要动势来确定造型的主要边线特征,并以此带动次要边缘。这时更加重要的是抓住边缘的倾斜度,比例是最容易判断的,而倾斜度却不容易分辨。有虚实、主次的边线,才能有形体的空间感,也就是“绘画感。
解剖
解剖是寻找结构形态根源的一种手段。通过解剖我们得以将形体结构内部的榫接关系建构起来,继而找到结构间的节奏关系。
借助解剖学,我们能透过人体的外部表象看到内在的结构关系,从而在创作时脱离照猫画虎、似是而非的表层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结构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节奏美。
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是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手段。透视学大大推动了欧洲古典写实绘画的发展。在透视学产生之前,透视现象在绘画中仍然是有所反映的,只不过依据的不是科学的透视原理,而是视觉层面的感性认知。特别是在中国绘画中,透视现象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通常隐蔽于造型之中。
虽然素描不等同于明暗,中国画也不追求对真实空间的完全再现,但就中国画学习而言,掌握明暗素描的理念和方法还是颇有裨益的,这是因为其能够增强创作者对主次关系与虚实关系的理解,同时对“绘画感”的训练有着较大帮助。
· 整体感场景速写,主要是考察对画面整体关系的把握,画面中是否能够体现出节奏关系,包括人物的安排以及整个场景的氛围。要注意画面中每一个人和物之间的联系,不能让其中任何一个人或物体被孤立出来,在场景速写中要注重人和人之间构成的画面整体感。很多场景速写,单看其中一部分的刻画未必会觉得这张画有多好,但整体能呈现出一个好的大感觉。
与单人的速写不同,场景速写更需要整个画面有好的结构关系,要让画面整体连贯,如果过分强调某部分或某一个人,会破坏画面的和谐感。
· 第一感受画画前要先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明确自己对所画对象的感受,以及想要表达的效果。很多人的速写画的都很套路,所以画画一定要有感而发,直觉性比较多一点。如果可以在下笔之前有过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感受,就可以避免画得套路也可以画的更加灵动。
比例、动态、构图等方面都很重要,画面还要有组织、有秩序,这需要花很多的心思。
场景速写中如何布置画面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取画面,这些问题应该在平常画生活速写时解决,其实每一个取景点都能够画出好画,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对整个画面感的体现。
三角构图常常与其他构图方式结合使用,如与对角线构图、金字塔构图等组合。这可丰富画面的节奏和空间变化,也可以弥补不同构图方式的不足,产生更富于变化的构图效果。所以要学会与其他构图手法灵活结合。
《梅萨杜之筏》解析
运用俯视角度成画,将观者带入画面。
天空、海水占据的面积较少,人物的活动较为突出,画面中仰卧的尸体,追求构图上的稳定感,加强画面的立体、深度感,使画面更加真实。
席里柯运用金字塔构图,船帆与木筏中的人,呈现稳定的三角形,作为画面中心;画中挥臂呼喊求救的人,突破三角形构图。
画中色调较为沉郁,与光影形成对比,体现悲剧力量和悲壮之美。
画面上人高举红巾,象征人们对自由追求和对正义的向往。
右上方的人有着浓烈的求生精神,用尽全身力气呼救。画面中心人们的形象为重色块,与船帆、天空的重色块形成整体,清晰表现出画面上的呼应;木筏上的桅杆、绳索是两条绷直的倾斜直线,观者心会随之紧绷。
木袋在海中呈现横向斜线,突出灾难的不稳定因素帆船在风的鼓动下,体现遇难者身处恶劣环境,衬托人们挣扎的心情。
画面右下角有一位死去的人,身体方向和桅杆相互呼应;与右下角死去的落难者同指向画面中心,产生焦点透视线,加强画面的纵深。
人们的胳膊与动态,会将观众的视线引向高举红巾者,这是画面的高潮;最后观众的视线,在一系列的对比变化中,聚集画面中那一线光亮的远处。
明暗对比强烈
佐恩善于观察明暗变化和利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的体积和质感。他的画作中阴影部分色彩更深,而高光部分又留白处理,这种强烈的对比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他对人体解剖和结构的深入了解,成为他作品实力的基石。
关注环境光影佐恩不仅关注单个人物的光影,也很好地观察并利用环境光来表现人物。
他选择的画面角度和构图,往往让观者感受到画面光线的方向、环境的空间感,从而更好地衬托人物。
线条流畅
安德斯·佐恩笔下的线条,非常流畅自然,尤其是在描绘人物轮廓和表情时。他操控线条如行云流水,不仅给人以力度的感觉,也使人物更加生动自然。
佐恩作品的色彩并不十分丰富多彩,但是他巧妙地运用有限的色彩来配合明暗的变化。如: 肤色他用橙色调较高的颜色在高光处加强明度,在阴影处加深色度。这点处理得很精细,也值得学习。
佐恩的画面都是自信、松散和看似随意的笔触;他对颜料的处理、控制,掩盖画面严肃的构图感。柔和、松散的笔触,使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由于放松的笔触,即使写实画面,却给人一种毫不费力的感觉。仔细观察会发现,笔触的虚实变化多样,每一笔都扎扎实实落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