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玉水》
当他拿起画笔,眼中心中便只专注于面前的画作:近处白雪皑皑的寂寥,中间雪压松枝的厚重,远景薄雾弥漫的温柔。观看他作画的人们都情不自禁放轻脚步、压低声音,生怕打扰了画面上那个清幽美丽的水彩世界。
水彩画是陶世虎的挚爱,是他捧在手心呵护的珍宝。沉浸在水彩画的山山水水里,他专注忘我。曾经为了完成创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实习记者 周 荃
陶世虎,1948年出生,祖籍上海。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美协顾问、山东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原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曾被评为“山东省文联系统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首批重点学科带头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代表作品有:《生命》、《沂蒙山系列——秋韵》、《故土萦怀》、《长白晨曦》、《圣山玉水》等。
陶世虎在创作 常会学 摄
顺其自然 画心两悦
陶世虎与绘画结缘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他在作画过程中爱上这门艺术,而其作品不断被肯定则印证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与造诣。从国画入门到中期学习油画,再到不惑之年进行水彩画创作,陶世虎从未刻意转变自己迎合潮流,更没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切发展如水流般静淌,水到渠成。“拿起笔,就画了。画着画着,便爱上了水彩画世界里的山情水意。”
陶世虎6岁时与周围的孩子们一起学画画,“那时候没有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之分,大家都跟着老师画,但时间久了,只有我的画总被老师拿出来夸奖,就逐渐产生了兴趣。”就这样在经意不经意之间,陶世虎爱上绘画。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陶世虎说。众所周知,任何辉煌的艺术成就都离不开周而复始甚至有些枯燥重复的基本功练习,然而在陶世虎眼中,即使是最普通的线条、造型训练都盎然有趣,“每个石膏像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石膏像,摆在不同的光线下也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这样的训练很有意思,怎么可能觉得无聊枯燥呢?”陶世虎认为,绘画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是提升作品水准的最佳途径。“只有多看、多想、多画,才能提高。”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西洋画期间,陶世虎被称为“拼命三郎”,以组织同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画石膏像而成为学校名人。晚上作画时,若逢学校值班人员来关灯,他就趁工作人员走远后起来开灯继续画。
“什么是苦呢?人生在世,能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因此对社会有所贡献,是很幸福的。”陶世虎说。
《斜阳》
《薄暮余光》
钟情水色 笔意幽深
陶世虎笔下的山河不是简单模拟天然景观,而是透过层层水色表达了他对博大深邃的自然最真挚的情感。走过雄浑壮丽的高山,踏过汇集成河的涓涓细流,他如一个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于山水尽头的无人之境取苍凉之景,尽细微之广大,感宁静而致远。
1989年,陶世虎的第一幅水彩画作品《柱》入选了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得到专家高度赞扬。该画采用垂直式和水平式的大透视画面构图,雄浑厚实而又亮丽透畅,精细写实中透出浪漫的象征主义神韵。陶世虎虽然成长于南方,但几十年的北国经历让他爱上了鄂尔多斯高原的豪爽大气、齐鲁山水的深厚雄浑。拿起画笔,笔尖蘸取的是水色墨彩,画下的却是岁月在内心的发酵与沉淀。“一切景语皆情语。”《故土萦怀》中,陶世虎表达了他对内蒙高原生活的回顾与怀思;《沂蒙山系列——秋韵》、《二月》表达了他对质朴宁静生活的向往;1996年创作的水彩作品《生命》则以象征的手法咀嚼回味人生的甘苦。他多次在大兴安岭地区写生,经常一个人沿着小径走向密林深处去感受大自然的荒凉;或者于清晨傍晚静候光影变幻的动态瞬间:沉沉积雪,密密青苔,淡淡远山,在最原始的苍茫中探寻内心世界。
水彩画源于西方,以水为媒介,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陶世虎的作品中,你能看
西方传统水彩画的光影变化,又能在笔墨线条间感受中国画的骨法用笔。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于“容”,即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绘画是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中国的画家,笔尖流露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留白、飞絮、皴擦……中国画的元素远不局限于纸面上的某个题材或意象,更是一种胸有成竹的作画态度。
虽是半路出家研习水彩画,但陶世虎对这门艺术有着细腻而极致的深爱。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他创作时却一丝不苟,绝不马虎。他的印象中,最多一次画了22遍相同的题材才达到满意的效果。故而每一次他的新作问世,都能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表现技法给人以博大而精细、俊逸而清新、宁静而致远的艺术享受。 “我的年龄大了,这一点必须承认。”陶世虎说,“在体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会探索新的突破,但更重要的是认真画好手头每一幅画。”